您现在的位置: 大叶桉叶 > 大叶桉叶炮制 > 正文 > 正文

95岁再捐1711万,共捐出3568万元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2/27 11:30:47

一个人的修养和层次,隐藏在他们对待金钱的态度里。

01

一件衬衣穿30年,95岁院士再捐万助学金

95岁的院士崔崑及夫人朱慧楠教授于年7月8日再次向华中科技大学的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万元设立“新生助学金”。

至此,两位老人在助学方面的捐资已高达万元。

崔崑院士是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教授,他凭借着在金属材料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于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而他的夫人朱慧楠教授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原化学系化学教研室最早的教师之一,曾担任过理化系、化学系主任。

在科研领域,夫妻二人都取得了超凡的成就,但是在生活中的夫妻二人却格外的朴素节俭。

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崔崑院士的一件衬衣整整穿了30年。

多年来,他们一直省吃俭用,将一笔笔工资,奖金全部积攒下来,然后将积蓄变成一笔笔助学资金。

“希望可以帮助学生们安心完成学业,不要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放弃学习”“根据我一生的工作体会,一个人要想取得一点成就,首先要勤奋,同时,年轻人要有一生的奋斗目标。要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这是他们一直奉行的理念,也是他们一直践行的实践。

年,他们将所有积蓄万元,捐给华中科技大学,设立了“勤奋励志助学金”。

每年资助45名本科生,每人元。

年10月7日,他们又拿出万元,注入“勤奋励志助学金”。

加上这次的,捐款总额已经高达万元了。

看着两位老人慈眉善目,心中总有一股暖流。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些人嗜钱如命,认为金钱是一切欢乐享受的源泉;

而有些人视钱财为身外之物,他们宁愿过着节俭朴质的生活,也要将钱花在有价值的地方,彰显人生的意义。

舍得用全部的金钱来实现心中的理想、竖起善良的丰碑,那是一个人最极致的修养。

02

肖伯纳说:“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暂时由我们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96岁的叶嘉莹先生便做到了极致。

她是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也是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

董卿曾经在《朗读者》上这样介绍过她:

“她是白发的先生,她是诗词的女儿,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也是很多人通往诗词国度的路标和灯塔。”

很多人尊称叶嘉莹先生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事实上,叶先生是当之无愧,也名副其实。

年,时年95岁的叶先生,向南开大学捐赠了万元。

在这之前,她不仅将版税,稿酬所得捐赠给南开,用于设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还甚至将自己在北京及天津的两处房产出售所得的万元全部捐赠给了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

她将她的所有积蓄全部捐给了学校,已累计捐赠万元!

而她所有的捐赠都源自于她对诗词的热爱。

“我太喜欢中国的诗了,我讲中国的诗,我真是把我的感情都投进去了”

诗歌对于叶先生来说,是生活记录。

所谓“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诗词里的一生,也是叶嘉莹先生坎坷的一生。

年,她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世家,但是她初中时抗战爆发,北平陷落,父亲失联,母亲病逝。

年,24岁的她婚后随丈夫迁居台湾,便遭遇了白色恐怖,女儿出生才4个月,丈夫便被怀疑“通共”而入狱。

第二年在中学当老师的她,连同不满周岁的女儿,也被抓进了监狱。出来后寄居别人家中,只能打地铺。

年,她52岁,女儿女婿因车祸也永远离开了她。

生活从来没有善待过这位女诗人,磨难接踵而至,但是好在,她有诗词陪伴。

她曾经这样说过:

我的人生不幸,一生命运多舛,但从诗词里,我能得到慰藉和力量。

诗词于她,是一种信仰。有了诗词,便有了一切!

叶嘉莹一生坎坷,很多经历都不是她自己的选择,唯独诗词是她心之所向,是她从始至终都坚守的“道”。

她是在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弟子最多(席慕蓉也是她的学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早在年就被授予了“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即使现在的叶先生已经96岁高龄了,她还是一直把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叶先生表示,自己一辈子其实只干了一件事,就是教书。

“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希望我倒在讲台上,如果有来生,还教古典诗词。”

正如她诗词中所说的那样:柔茧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我一生所有的坎坷离难都微不足道,只要年轻人能把我吐出的丝,织成一片云锦,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能够留下来,就足够了。

生活极度节俭,却两次捐出了多万。

叶先生捐出了尘世中的一切,独留一颗诗词的种子,她希望种子在年轻一代的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要是一个人的全部生活都奉献给一种道德追求,一切其他的人和他相比起来都显得渺小的时候,那我们就会在这个人的身上看到崇高的善。”

不管是崔崑夫妇,还是叶先生,都让我们看到了人性里最崇高的善。

向他们致敬!

也祝福他们长命千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yeanyea.com/dyaypz/146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冀ICP备2022001669号-4

    Copyright © 2012-2020 大叶桉叶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