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大叶桉叶 > 大叶桉叶用法 > 正文 > 正文

广西桉树品种多样,如何应对市场挑战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2/18 12:58:39

广西桉树种植盛况空前,市场挑战何解?广西,作为中国桉树种植的龙头地带,其桉树种植面积高达万亩,稳居全国之首。这里不仅是中国木材生产的重要基地,更是保障国家木材安全的关键力量。然而,面对如此庞大的种植规模和市场挑战,广西桉树产业又该如何应对?依托中国与澳大利亚的科技合作,广西东门林场项目应运而生。这一项目不仅助力广西建立了桉树种源树木园及优良无性系基因库,更推动了桉树组培工厂化育苗与速生丰产栽培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此过程中,广西选育出了包括巨尾桉在内的个桉树优良无性系。广西在全国率先实施无性系容器育苗,并实现了基地化、工厂化的生产模式。如今,桉树造林已全面采用无性系苗木,良种使用率高达%。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桉树的产量和质量,还在我国南方地区以及越南、老挝等东盟国家累计推广造林面积超过1亿亩,产量比普通品种增产70%-80%。DH32-29,由广西东门林场精心选育,与广西林科院培育的广林-9号,共同在广西苗木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并长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两种桉树无性系,堪称广西桉树产业的佼佼者,为广西的桉树神话贡献了一份力量。近年来,随着台风、冰冻等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以及桉树病虫害的增多,种植户们迫切需要一种抗逆性更强、病虫害更少且产量更高的新品种来应对这些挑战。在这个背景下,雷州林业局推出的雷林系列和中国林科院的新桉系列相继问世,桉树苗木市场因此变得异常活跃。各大品牌纷纷为自己的品种贴上高产量、强抗风的标签,通过引种、试种、参观展会、自媒体宣传等方式进行推广,形成了群雄逐鹿的市场格局。例如,雷林-39号这一备受瞩目的品种,以其强大的抗风能力为卖点,在市场上大肆宣传,吸引了众多目光和粉丝。然而,我们暂且不论其实际效果如何,仅从这一系列的推广活动来看,就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市场效果。

与此同时,广西地区也推出了DH32-DH32-DH32-43等优秀桉树品种,但遗憾的是,这些品种在市场上的推广力度不足,种植面积仅限于国有林场和一些小规模的私人种植。

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发展需求,广西桉树苗木的领军企业八桂种苗在年10月底与中国林科院速生树木研究所达成合作,获得了新桉7号、新桉8号、新桉9号、新桉10号和新桉11号等五个新品种的全球独家授权。这一举措标志着这五个新品种将全面进入广西市场,为当地的桉树种植业注入新的活力。随着老品种逐渐退出市场舞台,新品种纷纷崭露头角,广西桉树苗木市场因此再起波澜。更多新品种的加入,无疑将使竞争更加白热化,市场活力得以进一步激发。从DH32-29到广林-9号,这些大品种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种植效果都显而易见,赢得了广泛的认可。通常,品种的更替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种植模式以及生产需求。一旦某个品种表现出色且稳定,很少有人会愿意主动更换成新品种。然而,当前市场上的桉树品种表现不一,难以满足农民对稳定收益的追求。尽管近年来天气情况多变,但各种类型的桉树品种表现仍参差不齐。同时,枯梢病和青枯病的爆发也对桉树产量构成了重大威胁。此外,新推出的桉树品种尚未完全解决广适性问题,导致难以再出现推广面积占比较高的单一大品种。

农民更倾向于种植表现稳定、能带来收益的品种,无论是在高温、低温还是阴雨寡照等环境下都能保持产量。但当前市场上的桉树品种多数仅具有局部适应性,广适性较差,产量差异显著。例如,新桉8号在遭遇寒潮后生长恢复较慢,影响了其整体表现。

客观来说,大单品的出现并非易事,而且随着新品种的不断涌现,桉树市场有望呈现“百花齐放”的新格局。在当前的形势下,单一大品种的推广面临巨大的风险,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给农民带来损失,还会威胁到国家的木材安全。因此,为了降低风险,我们更应该注重推广多种类型的品种群。以广西为例,该地区明确规定,桉树连片造林面积达到0亩以上的,必须配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种或无性系,以降低病虫害的危害。这种做法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理想的情况是,市场上存在一个主流品种,同时还有其他表现不俗的品种作为陪衬。这样,主流品种能够脱颖而出,而其他品种也能为市场增添活力。我国引进桉树已有逾百年的历史,期间共引进了余种桉树品种,其中常见的包括柠檬桉、窿缘桉、细叶桉、大叶桉、巨尾桉、赤尾桉、邓恩桉及蓝桉等。经过数十年的人工驯化、精心选育和持续改良,这些桉树品种已完全适应了广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与本土树种如松树和杉木无异。目前,生产中应用的桉树品种均为杂交选育的优质品种,其选育原理与我们的杂交水稻相似。例如,广林-9号的母本为巨桉、父本为尾叶桉,DH32-26的母本为尾叶桉、父本为巨桉,而新桉10号的母本则为细叶桉、父本为尾叶桉。未来,桉树品种的选育方向将主要聚焦于综合抗病性、适应性、稳定性以及抗灾能力的提升,同时追求高品质与高产量的双重目标。通过“混血”杂交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父母本的各自优势,从而有效克服其潜在缺陷。然而,这一过程在遗传育种领域极具挑战性,需要时间与经验的积累。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耐心,稳健推进,以期选育出更多适宜广西地区种植的优质桉树品种。年5月30日,广西桉树育种材料搭乘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这标志着空间搭载实验的正式启动。经过一年的期待,年5月,东门林场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首批株太空种子苗被正式移栽入地,从而建立了首批桉树太空育种试验林。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预示着广西桉树育种工作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天外归航,大地孕育”,广西桉树的太空育种之旅,其结果尚不可知,唯有静待天意。然而,这一尝试无疑为缓解广西桉树品种的紧迫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品种的选育,历来都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稳扎稳打,致力于培育出更加出色的桉树“中国芯”。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yeanyea.com/dyayyf/14866.html
冀ICP备2022001669号-4

Copyright © 2012-2020 大叶桉叶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